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危废减量化

危废非法转运风险:一人行,全民受害

发布日期:2023-06-13 13:39:26 浏览次数: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危险废物产生,而这些危废往往会被非法转运,给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文将从危废非法转运的背景和现状以及危害,危废非法转运的成因,危废非法转运的法律制度和监管难点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正文:

一、背景和现状

环保领域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废弃物合法处理率仅为60%到70%,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废弃物被非法转移。和过去相比,随着废品回收与再造工业的不断壮大,非法转运的废物类型逐渐从固体垃圾、电子垃圾等普通废物转为了危险废物。根据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固体废弃物超过两亿吨,而其中危险废物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废物来源复杂,处理成本高昂,非法转运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危废非法转运的风险日渐突出,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对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也产生了威胁。

危废非法转运主要有以下危害:

1、对环境的危害:由于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特性,非法转运过程中,废物照片泄漏、飞散,大量废物被倾倒、埋藏,会严重污染大气、水、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2、对公共安全的危害:安全事故频发,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导致人员死亡、伤害和重大财产损失。

3、对城市形象的危害:非法转运会导致卫生死角变多,城市排污不畅,显著影响城市环境的美感和整洁度。

二、危废非法转运的成因

1、生产端难以有效处理危废

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无意识地产生了很多危险废物,而且很多企业不具备危废处理能力,生产的危废均被转移处理,在转移过程中,操作难度大,费用高昂。

2、监管机制不健全

当前,监管部门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有效进行监管。监管方式过于简单,主要是检查废物运输证的合法性和废物转移记录的完整性,只能治标不治本。同时,企业利用各种漏洞,比如虚假记录等以规避监管。

3、经济利益驱动

在非法转运的废物处理链条中,涉及到废物贩卖、加工厂管理、废物接收和转运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利益链条。这些环节之间的利益需要形成利益联盟,其中某些政府部门、非法企业甚至个人有着明显的剥削性行为。例如,有些地区以无偿接纳危险废物为卖点以及对有关部门的不当中介费等。

三、危废非法转运的法律制度

1、法律规定

我国危险废物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条例》等。针对危废非法转运的行为,我国《刑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危废非法转运将会受到刑事和行政制裁。

2、监管难点

危废非法转运的监管难点主要有监管能力不足、监管力度不足、违法成本过低等因素。此外,在危废非法转运链条中,不仅涉及到许多环节的协调和监管,还涉及到与废物非法贩卖的关系,这使得监管难度更加复杂。

四、危废非法转运的监管对策

1、强化危废非法转移的买卖行为的刑事惩罚,依法打击犯罪行为,加强肃清非法转移的买卖行为打黑除恶的力度。

2、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实行行业治理,多向城市产业转移。目前的监管机制需要建立完善的危废非法转运监管体系,包括设置网格化监管和责任分解等。

3、加大安全环保教育,迅速提升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通过各种管道,使公众深入了解危废非法转运的危害性,提高其环保和危废治理的意识和行动力。

结论:

危废非法转运已经成为当前环保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非常规处理方式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威胁,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高度重视。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加强法律规定,加强监管和建设完善的监管体系,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才能及时阻击非法转运的危害。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危废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性,及时规范危废管理、规范危废处置工作、改进监管部门的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循环利用。

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巴洛仕集团专注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巴洛仕集团作为一家危险废物减量化应用企业,我们将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在解决废物转移方面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让危废处置真正成为一项轻松顺利的工作。


清淤公司